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刘志刚确认出席本届大学校长论坛

日期:2010-07-23 浏览:524 来源:品牌中国网

  经过本论坛组委会的多方努力争取,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刘志刚先生确认将出席本届大学校长论坛!并作为高峰对话嘉宾,与在场的其他媒体主编、企业领袖等嘉宾进行深度交流。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刘志刚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刘志刚】简介:

  刘志刚,男,1956年3月出生,山东枣庄人,1974年10月参加工作,1976年12月入党,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习简历】

  1982年1月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内燃机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87年7月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船舶内燃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0年7月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轮机工程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任职兼职】

  1995年9月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工程系主任

  1997年2月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

  1999年8月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

  2004年6月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

  【研究方向及成果】

  多年来一直从事内燃机力学、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主动控制和结构振动及声辐射有源控制。科研成果丰硕,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参编船舶类统编教材1部,发表论文60余篇,在《内燃机学报》、《中国造船》、《声学学报》、《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等国际、国家级刊物上发表30余篇, 多篇被SCI、EI检索。历年来指导硕士研究生20多人,有近12 人已获得硕士学位,指导博士研究生7人,已毕业3人。

  【哈尔滨工程大学】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建于1953年,校址中国哈尔滨。隶属于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是中国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学校和国家55所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高校之一,由中国国防科工委和中国黑龙江省政府重点共建。

  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历史】

  哈尔滨工程大学具有光荣的历史传统。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陈赓大将任第一任院长,学校曾是“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唯一入选高校), 1959年中共中央确立的首批20所重点大学之一。1970年,在“哈军工”原址,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它各系(部)部分干部教师及“政治上不合格”干部教师共1500余人为基础(占当时分拆总数的51%,注:国防科大当时分得1448人),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8年,学校再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2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6年8月通过立项审核,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27所高校行列,2002年由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2002年和2007年学校分别获得国防科工委、海军、黑龙江省“国防985”共建资金共计10亿元,2008年底学校被教育部批准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学校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由原国防科工委、信产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08年合并而成),并由原国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四方共建。

  学校占地面积3500亩,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含在建青岛校区占地1300亩,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以及哈尔滨工程大学江北科技创新园占地面积270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校园建筑中西合璧,飞檐碧瓦,气势恢宏。现设有船舶工程学院、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水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与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国际合作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防教育学院、软件学院、国家保密学院等18个学院,以及外语系、工程训练中心、体育军事训练部等3个教学系部、中心;设有40多个科研机构以及150多个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含筹建中的3个),国家级研发中心、基地9个,国家级教学培训中心、基地8个,另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全国高校、单体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共有藏书259.94万册。

  在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学校形成了“三海一核”领域主体学科特色鲜明、相关学科整体配套、专业结构布局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本科专业58个(3个未招生),硕士学位授权点9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其中一级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共13个,学科专业涉及7个学科门类和37个一级学科。其中国家重点学科5个(其中一级1个),国家级国防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8个,国防重点专业3个,黑龙江省重点专业14个。

  【获得荣誉】

  学校以精英教育为目标,全面实施“创新推动、打造品牌”战略,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打造一流的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该校学生近3年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及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亚太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各类国际国内赛事中获得国际、国家级奖百余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连续15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表彰;学校被授予“中国青年科技创新行动示范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等称号。毕业生以“可靠顶用”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本科生一次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2006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并获得“优秀”成绩。

  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门及主楼学校历来有重视科研工作的传统,不仅以国内第一艘实验潜艇、第一艘水翼艇、第一台舰载计算机、第一套条带测深仪等数十项填补国内空白的重大科研成果著称,而且还以双工型潜器、气垫船、梯度声速仪等成果摘取过世界第一的桂冠,已成为我国舰船科学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海军先进技术装备研制的重点单位,是我国发展海洋高技术的一支重要依托力量。学校在船海核领域保持着很强的技术储备,水下机器人、船舶减摇、组合导航、水声定位、核动力仿真等技术居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地位。“十五”以来,学校坚持以国家和国防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不断凝炼高端科学研究方向,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攻关、“973计划”、“863计划”、国防预研和型号等一大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50余项。2008年科技经费超过5亿元,位居全国重点高校前列。科研产品质量管理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内高校首家通过“双认证”的大学。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校办科技产业蓬勃发展。

  【教学宗旨】

  学校坚持国际化、开放式办学,与2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日本东京电气大学、俄罗斯远东国立技术大学、北达科他州立大学、韩国金乌国立技术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开展本科生、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的联合办学。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签约高校。现有国际合作教育项目本科学生478人,首届合作教育毕业生34人全部在澳大利亚就业或攻读研究生。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有计划地选派大批优秀教师和学生到国外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促进了学术水平的提高。

  建校以来,学校为国防系统和国民经济建设培养了6万多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包括200多名共和国的将军、部长、省长,2000多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国防大中型企业的院士、教授、厂长、所长及劳动模范,以及一大批科技和管理专家,他们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多次荣获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2006年,学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师德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