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长沙凭什么?

日期:2022-06-17 浏览:10622 来源:品牌联盟网

  2022第16届中国品牌节年会,将由品牌联盟与长沙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于8月7日至9日在长沙举行。

  提起星城长沙,很多人往往被它“网红城市”的表相所迷惑,却未必知道它何以能持续走红?要知道,近年来长沙在各类城市吸引力评价中可是表现亮眼,屡屡拿到“高分成绩单”。

  日前,由南风窗传媒智库和盐财经共同打造的《2022中国城市引力指数报告》发布,长沙位居中国城市引力榜第9位。

1.jpg

  2021年4月,环球城市招商引资推介大会上《中国城市投资吸引力指数报告》发布,长沙再次荣登榜单,获得“2020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和“2020中国十佳外商投资最满意城市”两项殊荣。

1.jpg

  2021年9月,在长沙召开的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暨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助推湖南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大会上,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有超过350家参会,签约项目总计100个,投资总额达1487.6亿元,长沙当仁不让地占据了落户重心。

  2021年全年,长沙实际利用外资20.07亿美元,规模居中部省会城市第一,同比增长88.09%,分别高于全国67.9%、全省15.8%;新加坡益海嘉里、日本永旺、德国巴斯夫等国际知名企业纷至沓来,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78家。

1.jpg

  数字中见速度,数字中看变化。亮眼的成绩单背后,长沙何以成为投资热土?招商引资的“磁力”吸引了谁?还有哪些潜力可挖掘?小品哥为你来解析。

  经济稳中求进,营商环境好

  在全球经济深陷新冠泥淖的大背景下,长沙市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改善营商环境,进一步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2021 年,长沙市人口总量突破千万,GDP达13,270.70亿元,是中国24座“GDP万亿俱乐部”城市之一,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6位,也是排名第一的地市级省会城市。近五年,长沙市GDP平均增速为7.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jpg

  这得益于近年来,长沙从体制机制、政策供给上,持续改革创新,全力优化营商“软环境”。

  2020年,长沙出台《长沙市优化营商环境规定》,围绕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全过程、全方位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在公平普惠服务的基础上积极营造特色化差异化服务生态。

  2021年,为做优营商环境、鼓励企业家实干奋进,长沙市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了将每年的11月1日设立为“企业家日”的决定,长沙也成为中部省会城市中首个设立“企业家日”的城市。

1.jpg

  2022年2月,长沙发布《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部署五大重点任务共20项措施,提出以市场主体的高质量发展助推现代化新长沙建设。

  4月18日,长沙市印发《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助推市场主体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

  又如,长沙大力实施效能提速、实体经济降成本、企业家权益保护、政策落地四大专项行动。企业开办审批、不动产登记分别控制在1个、2.5个工作日以内;2021年运营成本持续降低,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改革,兑现政策资金43.62 亿元,为企业减税降费107.15亿元;着力优化政务服务,赋予园区全链条闭环管理权限168项,下放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 41 项市级权限,高频政务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全覆盖。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长沙的金字招牌,也让长沙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截至2021年底,长沙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37万户。

  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的2021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长沙的营商环境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9位,比2020年提升了4位,位居中部第一。

1.jpg

  近年来,湖南长沙接连成功举办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全国知名民营企业携手湖南助推中部崛起大会等重大经贸活动,体现了广大企业、社会各界对当地发展环境的一致看好,也从侧面印证了湖南和长沙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和坚决行动。 “营商就是赢未来。”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认为,要在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中因势而进,在把握强省会战略机遇中聚势而强,必须全面落实“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微观政策取向,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优势产业集群,投资前景好

  作为湖南省省会,长沙地处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还是综合交通枢纽,京广高铁、沪昆高铁、渝厦高铁在此交汇。

1.jpg

  对人才、资源、生产要素来说,长沙可谓区位优势独特,东西南北干线畅达。“强省会”战略的实施,又可以锻长板、补短板,进一步夯实竞争优势。

  作为“工程机械之都”“智能驾驶第一城”“互联网产业第五城”,长沙正大力统筹推进产业现代化与城市现代化,持续放大优势产业、优势功能等长板。

  目前,长沙拥有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文化创意、旅游、食品制造等7大千亿产业集群,产业链建设获国务院通报表扬。

  拿工程制造业来举例。工程机械是长沙首个千亿级产业,长沙的工程机械集群是25个制造业“国家队”之一,获批的国家智能制造企业及专项项目达到 27 个,数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全球工程机械前50强企业,大部分生产基地都在长沙。

1.jpg

  2020 年,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链总产值突破 2500 亿元,约占中国的27%、全球的7.2%,产品覆盖180个国家和地区,长沙为全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仅次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日本东京的世界第三大工程机械产业集聚地,产业集聚发展优势明显。

  再如长沙的另一支柱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长沙早已是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东亚文化之都、世界“媒体艺术之都”,打造出了“电视湘军”“出版湘军”“动漫湘军”等文化品牌。长沙现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 1157 家,主板上市文化企业 8 家,3 家文化企业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文化产业总产出突破 3000 亿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9%。

  2020 年,全国前 10 部网络综艺“爆款”节目中,有8部出自长沙的内容制作团队。湖南系文创企业在游戏直播、游戏视频分发、短视频分发等细分行业处于龙头地位,涌现出银河酷娱、中南传媒、兴旺科技等一批细分行业头部企业,湖南系视频文创类潜在从业人员总规模超110万。长沙初步形成了文化引领、技术先进、链条完整的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格局,投资发展前景广阔。长沙深耕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产业园区是主阵地。仅2022年,长沙布局的重大项目中,投资50亿元以上的53个项目就有43个在园区。园区已成为长沙创新“动力源”。截至2020年底,长沙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31家,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61%。其中,长沙高新区在“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榜单”中位列全国第九,成为湖南唯一入围此榜单前十名的国家级园区。在2022年伊始,长沙市又出台一系列文件对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功能提升、产业定位进行部署,明确围绕长沙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设一批十亿级项目,培育一批百亿级企业、一批千亿级产业”。以产业新生态吸引众多企业聚集,长沙强省会的“施工图”也在一个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徐徐展开。

  适宜安居乐业,经营成本低

  对于一个城市来讲,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大量合适的就业机会,让人才红利优势与潜力充分发挥,是实现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

1.jpg

  2021年3月,长沙出台的“自贸区45条”,被舆论称为“史上最强人才新政”,自落地以来,不到一年时间里即吸纳3.6万青年人才落户长沙,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554人 。

  截至2022年3月,长沙累计投入近30亿元,发放国内高校毕业生租房和生活补贴7.81万人,兑现制造业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晋级奖励补贴1.07万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94%。

  城市的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无疑是投资者和个人选择城市的重要因素。长沙不断夯实民生基础,较小的启动成本为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以及人才稳定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1.jpg

  对比一线城市以及大多数国内主要城市,长沙的最低工资标准处于较低的水平,对企业而言人力成本优势明显。

  此外,长沙在保证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之时,相对偏低的房价水平、物价水平,同样也让其他一二线城市的投资择业者艳羡不已。

  2020年,长沙市新建商品住宅均价9099元/平方米,房价在全国50个重点城市中排名最低,在直辖市、省会城市(除拉萨外)中排名第26位,仅高于重庆、兰州、乌鲁木齐和银川。2020年,长沙市CPI涨幅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中与银川市并列排第30位,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排名最低。何况,长沙还有包容的城市气度、独具烟火气的城市生活文化氛围。

1.jpg

  物价指数偏低,安家成本低,幸福指数高,意味着青年人才能有更多资金实现高质量消费和生活,对于企业在长沙投资建厂自然也是一种利好。

  长沙利用相对较低的商业成本和人工成本,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2021年,长沙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超95%,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超六成。

  近五年来,长沙吸引了超过100万人来长沙发展,释放出强大市场活动。长沙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80万,位列“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全国十强、中部第一。

  2022年4月19日,长沙市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县举行,包括长沙自贸临空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在内的293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预估总投资1209亿元。

  政策、平台、机制、投入“磁极”作用愈发彰显,长沙已形成强大的引才、聚智、汇资的“磁场效应”,推进“强省会”战略正向前迈进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