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聚焦
品牌联盟网首页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这是一部为了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远大目标的纲领性文件。这部15000余字的文件包含诸多理念和体制机制方面的重大创新。
      透视新医改方案中七大创新之处
理念创新: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成为公共产品

   《意见》要求: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全民医保: 缓解“看病贵”顽疾的良药

   根据《意见》,我国将逐步建立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首次实现医保的全覆盖。国家还将把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职工、大学生、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职工或居民医保范围。

   
服务均等: 首次确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

   从今年开始,国家“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力争让群众少生病。国家将免费给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

   
降低药价: 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遏制虚高药价

    针对《意见》提出我国将建立基本药物制度的决定,葛延风说,国外很多国家都建有基本药物制度,推进这一制度旨在降低费用,是保证老百姓有药可用,用得起药,能合理用药的手段。

   
医药分开: 增设药事服务费 推行医药分开

   《意见》指出,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管办分开: 管办分开 转换政府职能

   《意见》提出从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和政府有效监管出发,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多种实现形式。胡祖才认为,上述改革将解决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既办医院又管医院的问题。

   
人才流动: 多点执业改革破冰

   《意见》提出“研究探索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这意味着我国医师制度的重大变革,有助于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一方面可以增加医务人员的经济收入,而且自身价值也得到社会认可。

      新医改将如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基本医保扩面提高标准 为群众看病减压卸负

   《实施方案》明确,三年内,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一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减少群众得病机会

   这次《实施方案》提出,近三年将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2009年开始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将主要用于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

   
建设基层医疗机构 让群众大病不出县

   《方案》提出,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2009年,完成中央规划支持的2.9万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实现每个行政村都有卫生室。三年内新建、改造3700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万个社区卫生服务站。

   
培训基层医疗人才 缓解群众看病难

   社区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队伍太年轻了,培训也不够,要取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就要提高水平。对此,《实施方案》提出,近三年分别为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培训医疗卫生人员36万、16万和137万人次。

 
亮点1、医疗救助覆盖困难家庭
亮点2、学生农民三年内享医保
亮点3、部分医疗服务政府埋单
亮点4、老百姓有望用上低价药
亮点5、疾控倾斜妇幼慢性病患
亮点6、大医院人挤人有望缓解
亮点7、医师多点执业首次探索
亮点8、基层医院都有全科医生
亮点9、医生分级收费体现价值
亮点10、以技养医取消药品加成
亮点11、政府加大投入为民减负
>> 多收多得转变为优劳优得
    调动医务人员为群众提供质优价廉服务的积极性,而不是创收的积极性。
>> 专业卫生机构和基层机构吃皇粮
    大大鼓舞农村、社区医务人员的干劲。
>> 政策天平适当向基层医务人员倾斜
    解决乡医待遇问题就消除了后顾之忧。
>> 医师多点执业浮出水面
    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
>> 为医患关系注入润滑剂
    解决乡医待遇问题就消除了后顾之忧。
1、以技养医市民看病能便宜吗
专家:市民不能一味要求低价。
2、基本药物才数百种看病够用
专家:100%使用可满足市民需求。
3、人均筹资水平不高能看啥病
专家:政府单位个人需增支付。
4、适度减少公立医院看病更难
专家:关键解决医疗资源不均。
5、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医院愿意
专家:社区首诊关键要看投入。
6、多点执业专家会去社区医院
专家:名医会下社区是误解
7、医生走穴发生纠纷谁来负责
专家:协议明晰责任出事共担。
8、收入不高基层医院怎能做强
专家:培训全科医生提高工资。
9、学生医保没了公费也能减负
专家:国家出钱将公费转医保。
 
新医改方案五大看点
    一:解决“看病贵”问题

主要内容:
1、未来3年,国家将使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主要指城镇非就业人群)医保和新农合三大公立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
2、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两项医保的最高报销水平(即“封顶线”)已经锁定,为人均收入的6倍。
亮点:
1、加大对尚未纳入医保人群的关注,如国家将增加投入重点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包括农民工)的医保问题;
2、大学生被纳入医保。
分析:
破解“看病贵”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控制药价,而是在建起医保制度后,把报销水平提上来,让大家觉得看病相对不贵。数据显示,新农合目前补偿率还不到30%,按国际惯例,补偿率提高至70%以上才能真正成为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未来投入仍有很大空间。

    二:治药价虚高“顽疾”

主要内容:
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
亮点:
1、基本药物的“定点生产”改为“实行公开招标采购”;
2、“统一制定零售价”修改为“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即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
3、在基本药物使用上,由“全部使用”改为“全部配备和使用”,尊重医生和患者的用药选择权。
图 分析:
目前,基本药物定价是非常复杂的工程,总体而言,政府相关部门对基本药物价格的控制不会有太大松动。由于药品名目繁多,价格和毛利率差异非常大,在对药品价格控制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企业的合理利润空间。

    三:解决结构性看病难问题

主要内容:
加快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质量。
亮点:
1、与过去医疗改革不同,新医改重点是将“医疗人才建设”纳入其中。通过试点推广“住院医师培养制度”,让乡村医生、基层医生进入大医院接受培训,然后走出医院下到基层;
2、通过大力发展“县级医院”,建立“县医院为龙头,农村医务室为网底、乡镇卫生院为节点”的体系,通过在基层医院加强硬件投入、人才输入,切实缓解农村看病难。
分析:
看病难难在“两头”:偏远农村地区和大城市、大医院,其根源在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有限的医疗资源过度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导致公众不论大病小病都到大医院找名医看,大医院拥挤不堪,城市基层医院和社区医疗单位则少人问津。解决这一问题,尚需从设备、人才等方面“软硬兼施”地均衡配置医疗资源。

    四:保社会公平

主要内容:
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扩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向城乡居民提供疾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经费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
亮点:
1、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专项,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2、落实城乡公共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服务性收入上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
分析:
坚持公益性,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既是医改惠民的起点,又是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终点。城乡居民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低于15元的提法是一种进步,公共卫生投入不再是以单个项目,也不再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某种公共疾病而设立。公共卫生长效机制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五:破解“以药养医”

主要内容:
今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规范诊疗行为,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实现检查结果互认。推进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亮点:
1、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探索公立医院门诊药房改制为零售药店等医药分开的有效途径;
2、政事分开、管办分开;
3、鼓励民营资本创办非营利医院。
分析:
“医药分开”是新医改的重要思路。公立医院改革的大方向是“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这两者相辅相成。忽视对医务人员的支持,“坚持公益性”难达目的;而过于强调医务人员待遇,忽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任务,医院的发展就会跑偏,就会发展为创收的积极性。

 最新报道

Copyright © 2008 BrandC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品牌中国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