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聚焦 | 网站首页

·国家十二五规划概要

概要:国家是从1953年开始制以五年一个时间段来做国家的中短期规划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我们就简称为“一五”。十二五也就是第十二个五年计划,它的时间段就是:2011-2015年。
思路和方法:“五年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中国经济是否能够延续2009年的复苏趋势的关键性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年,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一、发展环境  二、思路目标
三、产业结构  四、城乡区域
五、科教文化  六、改革开放
七、人民生活  八、资源环境
导语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共第十七届五中全会,集中讨论了“十二五”规划建议,全会强调要以更大决心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对于中国而言,“十二五”将是一个分水岭,也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段;而整个十二五规划,可以用转型一词概括。

“十二五”将就经济增长等提出明确具体的指标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强调,即将于明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对于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物价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民生、环境保护以及低碳发展等方面,都将会有明确而具体的指标。【详细

·“十二五”:哪些新生活值得期待

·提高居民收入及分配问题确认纳入十二五指标

·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年后升级为“经济支柱”

·“十二五”拟大幅提高贫困线 可能接近1400元

·收入增长纳入“十二五”指标

·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未来

·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纳入今后五年目标

·药品流通业十二五规划下月出台

·“包容性增长”或成“十二五”规划关键词

·从“增长”到“发展” 五中全会淡化GDP目标

高层声音
“包容性增长”或成“十二五”规划关键词
  温家宝访美期间与美企业、金融、学术界精英对话,表示中国已把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写入十二五规划【详细
温家宝:扩大内需重要举措写入“十二五”规划
  温家宝访美期间与美企业、金融、学术界精英对话,表示中国已把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写入十二五规划【详细
·人民日报:阔步迈向“十二五
  走进“十二五”,中国经济毫无疑问进入了关键时期。今后5年的发展直接关系到2020年能不能完成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学者解读十二五规划:富民战略是亮点
  如何看待规划建议中新的亮点?如何看待其对于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意义?其又将给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带来哪些全面变化?
·中国转型值得期待 经济走向牵动世界
走进“十二五”,中国经济毫无疑问进入了关键时期。今后5年的发展直接关系到2020年能不能完成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能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焦点一:调结构促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在“三驾马车”中,消费排在第一。
  新华社近日播发的文章也强调,面对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之间的失衡矛盾,扩大内需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详细

 焦点二:经济领域改革

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要素市场改革……

  “财税体制改革是下一个阶段非常重要的问题。”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目前中国面临的很多深层次问题症结都在于财税体制,譬如地方土地财政、地方政府以GDP为一切标准的发展模式、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等等,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于地方事权和财权并没有统一。”刘元春认为,如果地方财权、事权并不能匹配,将会给未来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而针对于此的财政体制改革,其深度和难度,不亚于分税制改革,将成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一笔。【详细

 焦点三:收入分配改革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收入分配改革路径应该偏重初次分配领域还是再分配领域?这是近期学术界的热议话题。昨天公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强调了上述要点。
  在全会提出的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就包括“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公报强调了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内容,这些都属于再分配领域。【详细

 焦点四:区域发展、城镇化

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协调”、“积极稳妥”,在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这些概念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的区域规划,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也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
  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到2030年的城镇化率将达到约65%,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这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针对我国未来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情况,“协调”、“积极稳妥”这些思路的提出,对于部分地区已经出现的同质化竞争的解决,更具有前瞻意义。【详细

 焦点五: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协调”、“积极稳妥”,在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这些概念的提出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的区域规划,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也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到2030年的城镇化率将达到约65%,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这将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针对我国未来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情况,“协调”、“积极稳妥”这些思路的提出,对于部分地区已经出现的同质化竞争的解决,更具有前瞻意义。【详细

  每五年,中国会就国家发展制定一个全面规划,设立一些主要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引导未来五年的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下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在10月中旬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进行讨论。我们对十二五规划有什么预期?中国会下调中期增长目标,把重心更多地放在调整结构上吗?政府接下来将大力进行哪些重要改革?各地区和行业会确定具体的投资和增长目标吗?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应关注什么?【详细

 两大主题:

区域发展(和城镇化)

  沿海地区在享受了高增长的同时,其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已经上升。更重要的是,他们增长动力之一的出口,预计将日趋疲软。未来几年政府将着力加快西部和其它内陆地区的经济增长步伐,加速这些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为实现这些目标,政府将通过倾斜的政策促进制造业向内陆地区迁移。
  区域发展直接意味着内陆地区将增加基建投资,兴建工业园区,并进行旧城改造。这意味着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和GDP增长速度将继续领先于东部沿海地区。

产业升级(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国将“调整经济结构”部分解读为“产业升级”。与简单淘汰落后产能不同,这个主题意味着在新设备、新技术和新产业上的投资,因而很容易被人接受。对于传统行业,我们认为产业升级将涉及提高自动化程度,使用更多新机器设备来提高生产率。在某些中国大量净进口,或预计市场将有快速发展的行业,产能将会快速扩张。国务院9月确定7个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车。

 四大亮点:

下调GDP增长目标

  作为政府将更加重视调结构的信号,我们认为十二五规划的年均增长目标可能从十一五规划的7.5%调降至7%。然而,我们不应过多解读──实际上,未来10年中国年均增速仅需达到约5.6%的水平就能完成2000年至2020年间人均GDP翻两番的长期经济目标。

制定节能和碳排放新目标

  政府可能设定单位GDP能耗再下降20%的节能目标。同时,基于2020年实现单位GDP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0%-45%的承诺,中国或许也会制定碳排放中期目标。

强调提高居民收入与改善收入分配

  为了提振内需,我们预计政府将把提高居民收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我们预计改善收入分配也是一个重要主题,其中不一定包括提高国企的分红,但非常可能包括上调国有部门的工资,调高最低工资标准等。

保障性住房与社会保障体系

  迅速蹿升的房价对许多城市居民而言已成了一个社会问题。我们预计政府将加大对这方面的关注和开支,在未来几年提供更多保障性住房。这与医疗养老改革一道可能被视为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另一项内容。

 七大改革攻坚:
能源和资源价格改革:调整资源和能源价格以体现其相对稀缺性并减少对工业的隐性补贴。这虽然会提高下游生产商的成本,但会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劳动密集程度较高的行业,帮助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国内上游的原材料、能源行业可能成为这项改革的主要受益者。
促进服务业和私营部门发展的措施:政府已表露了促进服务业和私营部门发展的意向,但尚未出台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应包括放松管制、降低准入门槛、改进土地和信贷供应、放松市场准入。这些政策将促进就业和收入增长,因而有利于消费品制造业和服务业。
土地市场和物业税改革:打破地方政府在城镇土地供应领域的垄断将有助于增加土地和房地产供应,并降低其价格。再加上征收物业税,将有助于防止房地产行业出现大的泡沫。不过,这些备受争议的政策短期内将对房地产相关行业产生不利影响,但长期而言对 建筑业 以及消费品相关行业应有支持作用。
金融业改革:这一宽泛主题将包括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发展国内债券市场,鼓励私营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和放开资本账户。不过,全球金融危机可能对中国金融领域今后的改革道路产生巨大影响,改革的步伐可能非常缓慢。
财政和税收改革:划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并把政府开支引向公共物品,这将有助于减少经济中的地区性和行业性扭曲,同时会改善公共服务和社保体系。整体来说这些政策应有利于服务业和私营企业。
户口改革和农村土地改革:户籍改革,允许农村居民公平地获得教育等公共基础服务,改善农村地区的社保体系,放宽农村土地流转,都将有助于促进城镇化和农业发展,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和消费。
国有企业改革:要求国企向国有股持股人(更多的)分红,这将有助于其改善公司治理情况,提高资本成本从而抑制其投资冲动。这还可以为增加健康和教育支出、构建社会保障体系提供更多的资金。这些政策应有助于提高家庭消费并使投资增长放缓。
 
最新动态
“十一五”规划取得的主要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提出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官方数据显示,中国2006-2009年GDP增速分别为11.6%,13%,9.6%,9.1%。2010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1.1%。

资源利用效率: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官方数据显示,“十一五”前4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6%。今年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09%。

居民可支配收入:2006-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1759元,13786元,15781元,17175元;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3587元,4140元,4761,5153元。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高等教育:2006年,全年在学研究生110万人,在校本专科生1739万人;2009年,全年在学研究生140.5万人,在校本专科生2144.7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