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勇:科创板与新三板的发展路径

日期:2019-03-30 浏览:556 来源:品牌联盟网

高凤勇.jpg

力鼎资本CEO高凤勇

  品牌联盟网讯 3月30日,2019(第三届)新三板品牌峰会在北京首都机场希尔顿酒店举行。品牌联盟领导、新三板企业领导、主流媒体代表等出席了此次活动。图为:力鼎资本CEO高凤勇发表主题演讲。

  高凤勇:

  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企业家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学习科创板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因为科创板最终还没有揭开面纱,到底怎么样?我们拭目以待。

  科创板的建设到底是创新,还是重复建设?我觉得这个问题特别重要。在座的所有的挂了三板的企业,券商给大家介绍的时候都在介绍我们叫多层次的中国资本市场体系。大家一说美国是很好的,是一个金字塔,下面应该有区域的交易中心,有新三板、创业板、中小板、主板,这是我们规划的美好愿景。我们多出来一个科创板,应该放在哪里呢?在这个板块里面,现在有争论。我自己是非常坚定的推崇我们应该建设科技大大板,是大型的科技公司,大市值的科技公司,这是我的倡议。但是社会上普遍的认为,普遍的解读科创板是跟新三板和创业板大概在并列阶段的,甚至说所有的企业都可以上的,我把它叫科技小小板,我认为科技小小板是重复建设,科技大大板是创新。

  有两个主流的券商对外培训的时候对科创板的定位,有的是认为科创板是介于新三板和创业板之间的板块,有的认为科创板是和创业板等同的板块,我认为在这两种解读下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错误动作,我认为这个解读未来看,有可能是不太正确的,大家按照新三板,或者是创业板的标准去准备科创板,去投资,准备在科创板上市企业,我认为大概率要吃药。

  为什么我说要建设科创大大板呢?有几个理由:第一个中国资本市场建设这么多年,有一个非常大的遗憾,这张图我做的是模型,是企业四象限模型,你的企业所有的体量,可能是营收,可以是市值可以分大和小,所有的行业可以是新兴或者是传统,你的企业可以是大传统企业,或者是小传统企业,大新兴企业或者是小新兴企业。科创板目前是在小传统这个象限,小传统类型的企业在任何一个交易所没有估值和流动性,和新三板没有关联。小新兴企业很小,没有盈利。A股是中国,是全世界大家对大传统,这个企业很传统,但是体量很大,对于这个企业赋予估值和流动的市场,中国有一个缺憾,这么多年的资本市场建设没有留住大新兴企业,的大新兴企业去了海外市场。

  我去年11月份做了一个统计,我们的创业板2009年开闸到现在近千家的上市公司,总市值只有4.4亿人民币,在当时阿里和腾讯两家在海外上市的国内的所谓的大新兴企业它的总市值超过了5万亿,我们建设了10年,搞了1000家不如两家大新兴企业。还有A股的大市值公司主要集中于,首先不是民营,第二总体上集中在金融、能源、交通、建设、房地产这些领域。确实不是科技啊。这是我们这么多年资本市场的遗憾。

  如果我们不把这个扭转过来,不建设一个科技大大的市场,那实际上资本市场的痛和遗憾还要持续下去。当然这是我们对比的中美两国的市值结果,我不多讲。早晨我看到一个新闻,一个提法说在纽交所现在70%的公司属于科技行业,其中50%是中国企业。

  那么这个是目前科创板已经出来的标准,这个标准其实很好解读,所有的同行,所有的企业家一读就明白了,但是可能最终大家之间的差异在于不是这些标准,而是后边的行业文化,那么我们就拿这些标准来对照一下,跟目前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来对照一下法规标准之间的差异,因为法规标准我们一般通常讲五套标准,还有同股不同权,还有红筹两套,如果细分的话是10套标准,那么只有一套标准是要求盈利的,但是原来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都是要求盈利的,大家看只能用第一套盈利标准也是最低标准,市值最低标准,如果盈利市值最低,如果不盈利要到40亿市值,最低标准是第一标准。我们最近已经申报了20多家,主要应用的是第一标准。法律是两年5000万的净利润,大家知道中小板,主板是多少吗?是三年3000万。创业板是多少?可以一年500万。所以我们在法规上我们突然发现,科创板不是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亲民,它的法规门槛的板块不像大家想象那样的亲民。我不断地给大家解读科创板是科技创新板还是科技创业板,整个的文件没有创业两个字,大家觉得我符合,我赶紧去,所有人都去科创板,大家的理解可能是错误的。

  其实我刚才讲了半天法规门槛,其实在全世界还有法规门槛之上的叫做什么?执行门槛,不管是监管部门还是机构执行出来的部门。创业板是两年1000万,或者是一年500万的法规门槛,首批出来的时候执行到什么程度?平均的利润中位数大概是法规门槛的5到8倍,500万的门槛执行到3000万,前两年我们的证监会执行到多少主8创5,所以我们的执行门槛是法规门槛的10倍,大家觉得好像是,所以否决率这么高,大家说这是我们在大陆,我们核准制的情况下,是不是注册制就不一样了?注册制和大家想的也不一样,我们香港联交所允许不盈利的生物制药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法规最低是15个亿港币的市值,那么到去年年底一共有5家上市生物制药公司,到今天有7家,我把5家的数据整理给大家看看是什么样子呢,这5家他们在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是7.4,105,8.4,e2.8,15.2,发行市值最低是11.2亿美元。我们法规门槛和实际执行门槛是一个汇率差。注册制也是有门槛和审核的,它有更严格的审核机制和筛选机制的。

  科创板坚持什么呢?科技创业嘛,推动科技创新嘛,所以我们有非常严格的行业定位,三句话大家注意,用了不同的措辞,大家有兴趣研究这三句话的递进关系。

  第一叫重点支持六大行业;第二句话叫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同时这句话要好好理解,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还要推动新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就不叫推动互联网;第三兼顾市场认可度高的新模式。太多的创业说我是新模式,它只能是兼顾,而且还有什么?是市场认可度高。什么是市场认可度高啊?第一要有行业地位,第二你不能有太多的负面新闻,要好好讲讲这些事情。我把它叫什么在试点阶段我们的科创板是非常非常窄的门框,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可以去科创板,哪怕你够了基本的标准。所以看看9家首批,有3家分属不同的行业是服务动力电池,还有3家是半导体,剩下的还有医药,还有焊接机器人。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几个板块的定位,如果按照我对科创板是科技大大板的理解,大概中国资本市场的各个板块关系可能是这样的,我做一张示意图,左右我叫它门框,行业的门框,然后上下我叫它门槛,门槛更多的是以盈利,其实我们在科创板里面最主要的壁垒是市值而不是利润,为了能几个板块在一起讲只能是示意图。目前新三板市场是全中国门框最宽,门槛最低的一个块。中小板,主板,创业板是门框收窄了,同时它的门槛提高了,它的法规门槛提高了,早晨有专家说新三板很多的企业够中小板,主板,创业板的法规门槛,可是经过20年的发展我们还有实际执行门槛,新三板尽快转到中小板的企业不多,执行门槛足够高。科创板是什么样子?它的门框是最窄的,亏损也可以,但是要求大市值。法规门槛是这样的,不知道执行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只能叫拭目以待。如果是科技大大板的定位,中国这些板块之间的分工是比较明确的。如果是卡在创业板和新三板之间的门槛,重复的建设没有任何战略价值。

  那么为什么会选出这么多相对大市值,壁垒这么高呢?我说原来的核准制的情况下是集权结构,七个人决定你行不行,七个人好就行了,未来在全球注册制的环境下要满足所有人的偏好,投资人的,券商的和监管部门的,这是一个机制。海外投资人选出来的标准远远超过大家对注册制的理解和想象。所以我告诉大家注册制绝对不是大家给你传播的没有门槛和没有审核,它是审核理念的变化,投资银行原来我们的工作团队只是做写材料,以前是重审核轻发行,现在是叫严审核重发行这么一个转变。

  全球的交易所市场,全球的场内市场都是容量有限,不可能服务中小企业。美国交易所峰8000家,现在只有5000家。中国我们有4000张门票,中国有600万户的个体工商户,2700万户的民营企业,还有平均1.8万户每天的新注册,1亿个企业,假设我们可以到美国峰还有4000张门票,加退市还有8000张门票,万里挑一,所以场内市场永远不会服务中小企业。

  同样我一直在到处讲,一定要给大家宣传的幸福是奋斗来的这么一个理念,没有哪一个板块你不努力就到那拿钱,这个市场没有傻子,市场上还有很多的老百姓也是,自己没有专业知识,又不承担风险,又想拿点小钱赚大钱,一定被骗,因为不符合逻辑不符合进化论,想融资,想走资本市场的路,想在每一个板块获得发展怎么办?干啊。

  刚才我讲了,因为交易所,场内市场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才是我对新三板最主要的信心,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的企业需求,当然有很广阔的空间,当然我们需要改革,第一个改革,不是那么说的这个那个,非常有必要小企业,并不是完全靠流动性,不是靠高换手。所以我认为市场应该推出更多的能够孵化小企业的功能,跟交易所市场错位竞争。所以我就提出了到底该用什么指标衡量新三板的成功。我们现在主要是因为在对标A股,我们希望新三板和A股一样有好的流动性,能够哗啦就拿钱。那KPI就错了,要给很多小企业非常低成本的展示功能,展览很有用。但是展览让我付出跟公众公司一样被监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