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品牌塑造推动县域旅游的发展

日期:2010-08-23 浏览:733 来源:品牌中国网

  品牌联盟艾丰主席的《品牌革命》一书,提出了要用品牌改变中国人在世界上“廉价打工仔”的地位和国人“自己看不起自己品牌”的尴尬,要完成的是由“品牌小国”到“品牌强国”的转变。那么结合第四届中国品牌节的主题和具体内容,本文重点谈一谈品牌对县域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作用。

  多年来,我率领北京金裕德品牌旅游设计规划院的同事们在全国各地做过大量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其中就包括很多县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比如四川九寨沟、云南普洱市、腾冲县、成都金堂县、广东连南县等等。相对于那些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些远离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县域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共同特点是:因为县域的工业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因此特别看重具有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诸多优点的绿色生态旅游业,对于靠旅游业来推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寄予厚望。

  全国县级行政区有2862个,中外游客耳熟能详的著名景区如九寨沟、武夷山、张家界、黄山等都在各省市的县域之中,县域旅游的发展对中国旅游业实现由点到面的跨越式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但同时因为县域旅游常常存在旅游吸引力不足,旅游体系不够成熟,旅游产业链不够完善等问题,在发展中也经常遇到较大的困难和瓶颈,而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做好县域旅游的规划和旅游品牌的塑造。

  一、县域旅游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

  通过对全国诸多县(市)的考察调研,我们发现,县域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现象主要有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县域旅游形象定位不准确、单纯的资源导向性开发模式、缺乏市场适应性及片面追求短期利益、破坏区域旅游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等,针对以上现象,可以看出都存在着没有将县域旅游的品牌树立好,推广好,维护好的问题。在旅游品牌推广上大多还是从“老三篇”开始,即:导游图、宣传册、录像带。这几年略微有些提升,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新三篇”,即:旅游交易会、项目说明会、景区VCD,同时也有很多省市将景区用捆绑销售的方式在中央电视台进行宣传。可以说,中国县域旅游的产业规划和品牌推广还刚刚起步,虽然有些地区取得了不俗的业绩,但也存在着令人焦心的隐患,中国旅游景区的品牌塑造和宣传要在国际旅游大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还需要一段艰难而漫长的道路。

  正如品牌联盟主席艾丰在第四届中国品牌节上提出:中国品牌需要一场革命,要走出“重制造,轻品牌”、“品牌无国界”、“品牌只是为赚钱”三大误区,要让国家品牌、区域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在世界范围内崛起。那么县域旅游就更加需要打造国内外知名的区域景区旅游品牌,使该县成为国内、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度假区。

  二、县域旅游在实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据北京金裕德品牌旅游设计规划院多年来从事旅游规划考察调研中发现,一是我国很多地方在发展旅游业中只靠领导的主观愿望进行景区开发建设,没有以游客市场为导向开展系统科学的规划编制工作。有些有规划的也不系统、不配套,如有旅游景区的建设规划而无旅游的发展规划,有旅游的综合规划而无旅游项目的布局规划,有资源开发规划而缺少旅游产品、市场开发的规划。同时也缺乏大量的游客市场的调研工作,没有做到与中外游客市场需求进行有力结合;

  二是“资源+项目+政府”是我国目前比较通行的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在大部分的县域旅游规划中虽然都引入了项目的因素,但其实质还是以旅游资源为导向,主要表现在评价旅游地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时,往往只看到自身最为突出和醒目的资源,而较少考虑区位竞争因素、目标市场远近等因素,这一特征在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中更为突出;

  三是许多地方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存在盲目开发、一拥而上的问题,导致旅游生态资源受到严重破坏,虽然短期内为地方财政带来一些收益,但从长远角度分析这样的开发导致区域旅游形象受损,旅游品牌的负面效应不断扩大;同时也应该看到很多著名景区同样也存在为了经济效益和门票收入,不顾景区的承载能力大量的将游客放入景区,造成景区的生态环境、文明古迹严重超负荷。对景区同样也产生了破坏力,如北京故宫,最合理的接待量是每天接待3万人,但据我们了解故宫在游客最多时1天接待了12万人!这就太多了。很多景区超负荷运转,出现了“人看人,人挤人,人骂人”的现象。还有无锡的灵山大佛,游客最多时一天进去17万人。这对旅游资源保护当然是不利的。所以景区要合理规划旅游发展,合理控制游客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