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丰:中国品牌需要一场革命

日期:2010-08-07 浏览:616 来源:品牌中国网

品牌联盟主席艾丰

  品牌中国网讯 8月7日,第四届中国品牌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隆重开幕。本届主题为“回归与跨越”,品牌中国网、新浪网、中国经济网进行全程直播。图为:品牌联盟主席艾丰发表演讲。

  艾丰:

  在庄严隆重的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举行品牌活动,这是空前的第一次,本身就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本届品牌节的主题是“回归与跨越”。不管我们过去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展望未来,我们都需要“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气势。

  把回归与跨越结合起来,我们要向大家推出一个重要观点,这就是我今天发言的题目——《中国需要一场品牌革命》。

  在本届品牌节上还将举行《品牌革命》这本书的首发式,并将送给与会贵宾,作为节日礼物。

  为什么需要一场品牌革命?

  2010年上半年发生在富士康公司的“12连跳”事件,引人注目和思考。美国一家市场调查机构提供了这样的数据:苹果公司每台IPAD电脑,售价是499美元,成本为260美元,而富士康为其组装,费用为11.2美元,只占其成本的4%,占其售价的2%多一点。富士康不能向“派活”的国外名牌企业多要钱,就只能从“干活”的国内员工身上想办法,仍然实行发达国家早已废弃的泰勒制管理。这恐怕是事件的根本原因。

  富士康事件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制造大国,品牌小国”的国情。国际经济的“微笑曲线”,对中国人说是一个“苦笑曲线”。中国制造只是“低端制造”。国际公认的世界名牌,现在还没有。中国出口产品90%以上是贴牌,10%以下的自主品牌,因没有知名度,也缺少附加值。出口产品中,外国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占了总量的55%,利润的75%。

  难道中国人永远做世界廉价打工仔吗?不能,所以我们需要一场品牌革命!

  国际市场如此。调查发现,国内市场竟然是一个“排内”市场——中国人看不起自己的自主品牌。

  在北京高档商场的服装部,找不到国产品牌,琳琅满目都是用英文字母写的外国品牌。这些品牌绝大多数只是一般的外国品牌,甚至是中国人在外国注册的“假洋鬼子”,而且这些品牌的产品绝大部分是在中国加工制造的。多年来我们倡导让中国自主品牌进中国大商店,但至今效果甚微。商店把“责任”推给消费者,他们说,消费者愿意花高价买外国品牌,卖外国品牌利润高。在上海某区搞所谓“国际品牌一条街”,只有洋牌子可以进入,中国自主品牌一律被拒绝。

  这种情况决不止于服装业。

  化妆品的自主品牌已经全军覆没。日化用品的自主品牌只是散兵游勇。快餐业,肯德基、麦当劳称王。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却没有叫得响的茶叶品牌。7万家中国茶厂在总体实力上难敌一家英国立顿。碳酸饮料业原来的八大名牌只剩下一个健力宝。手机行业,70%的市场份额被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占据。数码产品,诸如传真机、复印机、照相机等等,基本上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少数中国自主品牌只能在低端挣扎。汽车产业,2009年中国国内市场的销售量达到1364万台,成了世界第一。但在利润高的2·0以上排量的轿车中,中国自主品牌的份额不到2%。中国的消费者,在同样质量情况下,只有当自主品牌的价格低于外国品牌30%以上,才有可能购买。

  这种“自己看不起自己”的现象,难道不应该改变吗?应该。所以我们需要一场品牌革命!

  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是转变增长方式,实质是利用最少的物质资源,创造的经济价值。

  发达国家干的活,消耗的物质资源少,而创造的品牌附加值很高;中国人干的活,消耗的物质资源多,而几乎没有什么品牌附加值。一辆奔驰车,物质成本最多十几万元,但卖你一百多万元。一个LV的包,物质成本最多不过一二百元,卖你几千元上万元。反过来,我们制造的产品售价只是外国经销商售价的1/5、1/10、1/15!

  中国人永远干费资源污染多、费力气不值钱的粗活吗?不能。所以,我们需要一场品牌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