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峰:新常态下的城镇化

日期:2015-01-24 浏览:1211 来源:品牌中国网

  刘克峰.jpg

立体城市研究院院长刘克峰主题演讲演讲

  品牌中国网讯 1月24日,由品牌联盟、华商智库企业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15北清大总裁经济论坛在北京·五洲皇冠国际酒店隆重召开。本次论坛有数十位专注于经济发展的各界专家学者莅临现场,千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总裁学员共聚一堂,畅谈新常态下的融合与创新。感谢刘院长的精彩演讲。图为:立体城市研究院院长刘克峰。

  刘克峰:

  各位领导、同学们下午好!

  今天这个题目是新常态下的城镇化,立体城市在我们业界也算是令人好奇,确实比较创新的一项,我今天就跟大家用案例分享一下我们的实践。

  立体城市概念,我们和美国相比,美国是81%。和日本比,日本是73%。我们中国今年是53%,大概城市化的过程是一年一个百分点,按照我们目前的状况或者实际的状况或者将来的发展到80%的时候我们其实还有30%的路可走。实际上城市化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常态的过程,经济的收缩、扩张也都是常态。

  我们中国城市发展的状况,基本上人口集中在东部。前几年平均1.39%,今年好象是1%多,也是很大的数。城市化大家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大家想象出来我们城市的发展到底是什么样,怎么城市化?特别是进入到我们的城市建设或者是对我们的开发商,城市运营商也好,城市空间也好,它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大家来北京这个酒店的时候是多久?我住在东边,过来这边是40分钟到1小时,今天周末20分钟就到了。平时我们北京市晴天大家奔走相告,堵车是很严重。我们城市化还没有高峰就已经这样了,我们将来城市怎样发展确实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们常常看到空气污染、交通堵塞、垃圾如山、资源浪费等等这些问题大家都体会到了。我们城市建设也和设计产品一样,比如说乔布斯它的创新改变了人的行为方式,我们在城市建设当中也有很多的人物,这是很有名。不光是我们学建筑、规划都知道,这是法国人一个“明日城市”的规划,这个规划是由20年代提出的。这个概念实际上是相对咱们经常参观巴黎的小平房、洋房、花园老古城的规划,替代法国巴黎的规划。这个理念其实大家想想其实在中国是发扬光大的,北京亚运村就是高楼。

  这个模式就是我们中国普遍存在的模式,这个模式在二战之后的西方国家也这样开发。西方国家开发过程中其实也遇到我们现在的问题。最近几年特别是环境问题,能源危机,有人提出来想象未来城市是什么样子。将来石化能源没了,可能大家都要种地,来用生物质能来做我们的能源。我们在很小的土地来种庄稼。这是当时我们立体城市刚开始我参考的一些想法。

  到了本届政府其实也都提到了城市化是一个中国经济的推动力,我们立体城市也是应这个形势去提出一个概念,基本原则是提高城市力度,提高城市的使用率,集约化发展。在资源方面建造生态型的低碳型的城市,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我们基本模型是在一平方公里土地上大概建造600万平方米的房子,里面住6-8万人,就业3-4万工作岗位,基本特点是集约土地,产城融合,资源优化,社会和谐。因为它是一个城市,他并不仅仅是一个房子和建筑。作为一个城市来讲他有很多经济、社会、环境各个系统,所以这是基本的模型。在我们中国城市推广的时候,都得到了各个领导的欢迎和重视。我们立体城市现在在全国也做了七八个立体城市,有的正在建设,有的在规划之中,有的在商务谈判之中。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正在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立体城市,城市的建设,万通本来是一个地产商,实际上是打造创造空间,空间其实是包括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城市也是一样。我们刚才有领导提到城市的运营上,其实我们作为立体城市来讲不仅仅是一个地产商,我的领导冯仑先生经常让我们以市长眼光规划这个城市,思考这个城市。虽然我们是建造一个载体,建造一个空间,让各种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在这个空间发生,但是我们要考虑刚才说的以市长的眼光考虑问题。

  从城市建造层面来讲,我们有六大特点的策略,一个是竖向发展,立体城市,往立体方向发展。用的土地比较少。第二是产城一体,法国人城市建造里边有一点他是分离,当时城市规划的时候,城市问题比较多,那时候工业社会讲究生活和工作的分离,所以造成了很多大家住在很远的地方,距离工作地点很远。我今天提到的交通堵塞和这个有关系。我们今天讲生产和生活融合,能在一起混合发展。

  绿色交通,其实刚才很多城市问题不但是交通问题,包括污染问题,包括和小汽车的使用也很有关系。在我们中国小汽车还在增长,但是公共交通还跟不上,在香港80%是公共交通,这方面我们提倡是公交导向的开发模式,减少小汽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