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嘉宾】海蓝博士:人生苦短,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日期:2018-05-10 浏览:630 来源:品牌联盟网

  以“优雅进取·知遇未来”为主题的“居然之家·2018(第十一届)品牌女性高峰论坛”将于2018年5月19--2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

  活动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家庭期刊集团、品牌联盟联合主办,居然之家冠名赞助,新华网、中国妇女报、新浪网、搜狐网、腾讯网、优酷网、时尚瑞丽等媒体大力支持,品牌联盟(北京)咨询股份公司承办。本届论坛旨在打造一场品牌女性与女性品牌的年度盛典,以表彰与传递中国杰出女性在事业、家庭中的心路历程,通过面对面、心对心地沟通交流,为广大女性解放思维枷锁,树立自信与勇气发挥榜样作用。

1.jpg

  这次的2018十大品牌女性论坛可谓是亨嘉之会。

  其中,海蓝博士也是十大品牌女性候选人之一。

  一栋自己亲手设计的300多平独门独院的别墅,前后带有花园和果园。每天清晨,起床推开窗,花的清新和泥土的香气扑鼻而来,过一会儿,小鸟和松鼠也来了,风光无限。房子里住着自己最爱的爱人和孩子,生活美好惬意,逍遥自在。

  这样的生活,应该是很多人的终极梦想吧。

  海蓝博士曾经就过着这样的生活,但她却放弃了这样的诗意,义无反顾地从美国回到了国内。

2.jpg

  有些东西比好生活更重要?!

  海蓝是复旦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德州贝勒医学院神经科学的博士后,中国眼科之父郭秉宽先生的关门弟子,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常年待在美国。

3.jpg

△1999年美国德州贝勒医学院博士后期间参加国际会议

  在美国的生活不用吸霾,享受自然闲适的生活,还能有不菲的收入和不忙的工作,过着鱼和熊掌兼得的生活。

4.jpg

5.jpg

△在美期间,海蓝博士和女儿的合照

  可她心里总有些东西放不下,时不时就在深夜朝她袭来,让她无眠。

  她说:

  当初向大使馆申请长久待在美国时,大使馆同意了我的请求,但一封走流程的信,戳痛了我的内心。

  信上大概是这样写的:“祖国培育了你,帮助你实现你的人生理想,我们同意你留在美国,但希望你有朝一日,能够回到祖国,报效祖国”。

  每位海外学子在申请留在国外时,都会接到这封信,但对于海蓝来讲,这份信的分量很重,一直压在她心里。

  后来,她还是决定放弃在美国拥有的一切,回到中国。

  2008年汶川地震,47岁的海蓝博士带着爱人和孩子作为汶川地震救灾志愿者,驻扎四川整整3年,为灾区近10万名师生提供全面的心理救援。

6.jpg

  从鸟语花香的诗意生活到极度艰苦的灾区生活,她没有“水土不服”,而是全身心投入到为灾区人民做心理抗压力的辅导中,为无数人建造了一个从极度悲痛中重获生活信心的通道。


7.jpg

1.jpg

△海蓝博士给灾后人民做辅导

  由她担任总督导的5.12“心灵守望计划”被评为“中华慈善奖影响力慈善项目”,该项目获胡锦涛同志亲自颁奖。获得如此殊荣,可见她的付出之大,可海蓝却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伟大,相反她觉得这不过是她该做的。

  你或许以为海蓝应该一直耕耘在心理学领域,才会有如此丰富的经验,但其实,38岁以前,海蓝还和心理学没有什么联系,她的专业是眼科医学,并获得了名校医学博士学位和神经科学博士后的荣誉,但她也放弃了。

  人生苦短,要做自己喜欢的事

  1997年,中国的博士各行各业加起来只有5000名。海蓝就是这5000名中的一位。

  那时候,就“复旦大学医学博士”这个头衔,足以让她在国内找到收入不菲的工作了,她却不止于此,经历3年的波折,好不容易获得了去美国做神经科学博士后的机会,并且从师的是美国眼科协会副主席。

1.jpg

  在医学领读耕耘了20多年,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以为毕业后,就要登上医学生涯的高峰和享受耕耘的收获时,她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神经科学博士后的荣誉,转学心理学,从零出发,这一年她38岁。

  很多人这样质疑她这一疯狂的举动,甚至怀疑她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

  -1- 在美国,眼科医生的收入是很高的,放弃这么好的未来去从零开始学习心理学,背井离乡的,前途未卜,太疯狂了。

  -2- 从自身条件来看,她也根本不存在任何优势,相反劣势明显:不了解美国人的文化,英语还有口音,一个中国人给美国人做心理辅导要想取得信任感会更难。

  -3- 38岁的年纪转换职业生涯,没有多少积蓄,还得贷款申请学习心理,既要安抚亲人们的反对情绪,还得建立自己对未知未来的信心,这条路上看的见的困难都足以让人退却,更何况看不见的......

2.jpg

  她的确很任性,但也很理性。

  她说:“烦恼会让你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痛苦是因为命运想将你带到更好的地方。”

  “出生于医学世家,受家庭影响决定学医。在周围人都认为我应该非常幸福的时候,我却觉得身心越来越疲惫,压力越来越大,内心越来越茫然、烦躁、孤独,不知人生究竟何去何从?”

  回想起当时的状态,海蓝认为让她感到压力的不是压力本身,而是所做之事违背了自己的真实愿望和需求。

3.jpg

4.jpg

△在美时期的海蓝

  在大学时期,海蓝17岁,在班里是最小的学生,经常有比她大五六岁的人,来找她咨询恋爱问题,因为她喜欢看心理学方面的书,能够解答同学们的一些疑虑。搬家时,她带走的也尽是和心理学相关的书。

  “为什么我不可以把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作为职业呢”?这个疑问在她心里持续发酵。

  “人这一生,主要的时间都是在工作,干吗不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很多对医学并不感兴趣的名家们,上一年班就等一周假期,回去好好放松一下,或者成天盼着周末和下班回去休息一下,我不愿变成他们其中的一员。”

  相反,如果工作变成每天都像假期一样,每天都像下班那样的一种状态,那不才是“好工作”吗?

  人生没有走不出来的困境

  想明白了以后,她再次走上了漫漫的心理求学之路,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自己没有工作还要负担学费的同时,海蓝的爱人也因为2000年IT业的大滑坡而失业了,家里的经济来源完全断了。

  背负着债务和高昂的学费,海蓝一家每天的基本生活都成了问题。

  在读心理学期间,海蓝开始打工贴补家用,几年来没有穿过新衣服,一家人的衣服都是从二手店里淘来或是在别墅区里的人卖不需要的衣物时买来的。

  那时候别人眼里的海蓝是偏离了正常轨道的,靠着过往的学历和经历本可以拥有一份高薪的工作,日子哪里会过得如此清贫,可她却一头扎在了心理学上。

5.jpg

  再后来,她申请当起了美国危机干预热线的义工,没有工资,从最基本端茶、倒水、扫地做起,非常勤快,完全不把自己是个博士后当一回事,她非常快乐。

  由于她的工作表现,很快就引起了热线管理高层的注意,直接把她推荐给了当时世界上的一家心理健康公司的CEO,开通了她考取心理咨询师后的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