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平:重振民族品牌要有担当和责任感

日期:2017-12-20 浏览:671 来源:品牌联盟网

于平.JPG

中国贸促会原副会长、2016B20协调人、组委会副主任于平

  品牌联盟网讯 12月20日,2017(第十二届)品牌年度人物峰会暨第二十五届品牌联盟高峰论坛在海南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政府领导、联盟领导、企业家、专家学者、媒体领袖、品牌经理人等上千人出席了本次活动。图为:中国贸促会原副会长、2016B20协调人、组委会副主任于平发表主题演讲。

  于平:

  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在这里同大家分享对《重振民族品牌》这个题目的感想,大家听说过一句话,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品牌是流血的经济。根据《中国互联网外资控制调查报告》的数字,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中,被外资控股78家,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经济的28个主导的产业中,有21个被外资所控股,每一个产业前五名的企业,全部都是外资企业或外资参股、控股的企业。

  举一些例子,苏泊尔,大家很熟悉,在2006年,法国的FUB公司提出了收购的意愿,在2008年完成了收购的计划,持有了苏泊尔52%以上的股权,中华牙膏,我们用了很多年了,94年联合利华取得了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大宝这个企业,在北京注册的,我们生活在北京的市民,用大宝很多年,用得很普及,知名度也很高,我本人也非常喜欢这个牌子,经济实惠好用,增白的效果还特别好,在2008年7月,强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宣布收购了大宝。南孚电池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产品,1999年通过数次转让,到2003年,72%的南孚电池的股权,被吉列公司所购入,在此之前,吉列的金霸王电池已经进入中国市场十年,但市场占有率不足南孚的10%,通过这一收购,使得曾经占领中国大半个市场的中国产品南孚电池成为吉列的一部分。还有大家应该也是比较熟悉的,专门生产八宝粥、花生牛奶闻名的食品企业银鹭,雀巢这家著名的全球食品公司,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购入了银鹭的控股权。以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说明了外资、外国企业在中国并购国内的企业,是非常的普及、普遍、广泛。

  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世界大潮中,这么一种现象,应该说也是正常的,在一个开放经济的环境下,出现这些并购,只要这些并购是合法的,是合理的,是履行了规定的程序的,我们都不应该对它持以否定的态度。但是回过来我们有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外资企业把中国的产品,中国的民族企业都收购了才好呢?答案是否的。我们国内的很多的产品,有很多的老字号的企业,体现了中国的文化,为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方便,福利的改善,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过积极的影响。但同时,多年前,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前,在当时这种条件下,中国的很多产品,在整体上来说,不是很理想,用现在的话说,成不了品牌,你可以用,但是用得不一定这么舒服,不一定这么如意。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产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我本人从70年代开始,就做国际展览业务,参与组织过、参加过许多的中国在海外、国内举办的展览会、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等等,确实也眼见了中国产品,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从弱到强,中国的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最早70年代,在非洲办展览,我们的产品还是非常的初级,基本上是现在在绝大部分的地摊,一些大排挡上卖的产品,有不少就是我们到国外去展出的当时的产品。

  后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发展到了一定的时候,又发现很多中国的产品,不是我们原创的,用不好听的话说是抄袭的。我记得在90年代,有一些产品在国外的著名的展览会上,被人家当地的执法部门给收缴了,摊位给关了,不让卖了,因为他们事先也接到举报,说这些产品涉嫌侵犯了一些外国公司的知识产权,这让我们的面子非常不好看。所以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产品质量,也不是正道。在改革开放初期,经验不足,政策不完善,大家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情况,可以理解,到现在,就不应该是这么一种状况了。

  现在我们国家,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制订了很多的政策,鼓励创新,鼓励企业的研发,另外加强市场监管,取得很好的效果,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这两年我们也看到报道,中国在国外办了一些高质量、高水平的装备展,中国的高铁走出去了,卫星、火箭、轮船等等,说明我们国内的品牌意识在不断的加强,效果是越来越好。

  要重振中国的民族品牌,使它在中国的文化传承中继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态度问题,要有担当,要有责任感,要有锲而不舍的努力,我觉得像品牌联盟旗下的系列活动,是非常好的平台,我也希望国内更多的企业,各行各业都能够对这些平台予以重视,给予支持,积极的参与,在这些平台上,我们可以提振信心,加强我们的信息的交流,交流经验,发现一些商机,大家共同努力,来做培育发展中国品牌的工作。也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在不远的将来,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的评级机构,在评国际大品牌的时候,有更多的中国产品,中国企业能够上榜,谢谢大家!